現代社會面面觀, 突然反省的那集, 藝術越看越不懂

藝術並非胡搞,它是一個職業

過去,我曾經是個展覽策劃人、動畫師、獨立SOHO(現在也是),或許在部分人眼裡中我是個高效人士,我妥善利用許多科技產品,諸如智慧型手機管以我日常工作進度,電腦使用各類Slack建立虛擬辦公室進行團隊溝通、使用Google設計自動化簡化減少我要做的庶務讓我有更多時間投入更有意義的工作上。

而在2017年初退伍之後,不曉得怎麼搞的,或許也是台灣文創產業正式沒落,政府相關經費大量減少,我去拿標案要跟著㧍間許多只是為了賺錢而非【真正做好一個展覽思考能帶給觀眾什麼訊息】的心態的業者競標,當然我這有點過度理想化

但沒辦法嘛,人家巨蟹座上升又雙魚座我也不願意呀>”<

後來我也淪落至一般soho業者間與商業往來作些設計案,一樣報價單用印,一樣執行作業,一樣突然意見不和大修改,最後發現無奈的也是窗口,只是上層許多知識不足導致在設計上一直繞圈圈打轉浪費了設計資源。我也開始感到嘔氣,可能也試過去習慣作事保持非常高的效率,我受不了作事明明有方法可以很有效率,卻因為自己畫地自限不去學習採用就方法而慢吞吞這件事情。

加上商業談判我也懂,在這些談判過程試想怎麼樣資源交換可以最大化,漸漸我覺得很空虛,我做這些賺那麼多錢幹嘛’?去新版特區花2400萬貸款一輩子繳納那棟鳥籠嗎?

到底是誰要求所有年輕人都得浪費寶貴的青春不去作更有意義的事情,而是一輩子為了那些鳥籠奮鬥?

後來我在家時間越來越多,我從事寫作,作自己的研究,幫助一些我認為需要幫忙的藝術家。當然因此收入銳減,家人也是會擔心。尤其我養兩個相差10歲的姐姐,一個現在在台北已經建立了自己的身心靈產業天下,一個也在會計事務所打滾嚇嚇叫,相較之下,家裡的這個兒子不知道到底在搞什麼,整天在網路上發表著那些奇怪言論似乎想告訴大家什麼。

【浪費時間!找份工作!】

我也真的開始思考我是否該去找摁工作上班算了,但我從18歲開始就是獨立Soho到現在,其實上班融入新的同事間我也很喜歡,因為認識很多新朋友也好玩。但是工作久了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我也思考是否該在去進修其他領域的碩士,也許因此人們會認真對待我(事實上以前我西裝筆挺,胸口掛著金色名牌 策展人 趙辰懷時,人們也很認真對我。

後來想想,現在全世界最成功且富有的作家之一-JK羅林寫了八本想像力洋溢的小說,並不重要。

就算拿藝術家來講好了,戈登拉姆齊(Gordon Ramsey),王薇薇( Vera Wang),托尼霍克(Tony Hawk),米爾頓格拉澤(Milton Glaser),還是他媽的卡米拉卡貝洛(Camila Cabello)在國外都是鼎鼎大名的藝術家;但是家人、父母都還是認為你在浪費時間,痴人說夢話。

我知道在台灣走藝術真的很辛苦,因為這個島如此貪婪,大家口中都是錢,而藝術並不是以賺錢為主要的職業!

前陣子老媽常跟我說誰誰誰~結婚生子了,誰誰誰在哪裡買了一山頭土地,你看多會投資,誰誰誰現在正發展,就連看自己大姊好了,她真的很努力,耕耘了14年的身心靈產業漸漸起色。說這些似乎暗示我別想藝術那亂七八糟的東西。

在過去辦展覽,展出過程我也是會在現場顧著,爾偶會聽到許多人,一家大小大著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可能看著藝術品,在小朋友面前隨口說:【真不知道這些藝術家腦袋裝甚麼,做這些沒有用的東西,還可以拿麼多錢~】

有時我真想上去問請問你知道在二戰之後,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嗎?在看藝術品我們都有義務去了解,就像我們也有義務去了解其他國家的歷史,這樣我們才有基本尊重,而不會又發生薪族某高中校慶遊行,竟然全班打扮納粹黨,你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糟糕的現象...我們台灣人甚麼時候那麼不在乎別人眼中只有自己的程度到這樣了?

根本連去了解一些先行知識也不願意,而就這樣在小朋友面前下評論,漸漸

台灣根本不在意過去或現在有多少藝術家改變世界例子,因為太多藝術家現在紛紛其實在投入觀念藝術-試圖讓人們睜開眼睛真的用腦袋去想事情-這東西在常人眼裡是怪胎;而且在台灣藝術不是工作,只是一群神經病在搞事情

尤其在商業資本主義當頭,加上數位化的催生,現在功利主義更加明顯了,教導大家如何超有效率,如何用錢生錢,如何隱晦的奴役他人幫你賺錢,這些成為了當代顯學。然而這些都藝術痛恨的事情。

藝術是一們專業的工作,且是唯一推動人們全體由內而外向前的工作

當然,這時一定會被接受很多挑戰,【你看那個誰?現在都在台北買房了,你呢?】、【你現在存多少錢了?】、【你結婚了嗎?有找對象否?】

但藝術家們本身就是對於真相本質非常明瞭的人,是誰規定我們要這樣過一生,是誰鼓吹我們要貸款天價買棟鳥籠一輩子關在那然後養個小孩陪你關在那邊,你又到底為了這張真正幣值都曖昧不明的新台幣鈔票那麼拼命,甚至為了這張去奴役、欺騙、詆毀他人。

漸漸地這些完全不影響我,因為老子很強,要比程式設計,我比妳們這些三腳貓厲害多了,要比商業思維邏輯,我也分析快,我只是有點覺得我希望台灣更好,能真正去感受其實生活有很多的美好因子,而不是錢永遠萬能。

為何國外從古羅馬時期就有歌劇院?歌劇衍伸出來的舞蹈、設計、歌唱、繪畫、寫作、導演、編劇、攝影、籌備策畫,這些都是一個真正的職業,而非在那邊搞事情胡鬧,因為它們做的,就是不斷給大眾刺激提供新的看事情的角度,結果在台灣,正當伊朗與美國一直段爆發核武問題紛爭、以及亞馬遜森林燒了幾天幾夜毀了好大的一塊面積。我們台灣新聞卻還是韓國愉造勢,郭台銘怎樣。的確關心民主是非常重要。但是台灣以外的地方也發生很嚴重的事情,我一直很納悶為何大家那麼習慣忽略台灣以外。好像出了台灣,其他地表上的人都不是人一樣,上個月敘利亞又發生大轟炸死了三百多位居名包含幼兒、婦人、老人,也一樣沒人知道。

因此像是這類,藝術家們就絞盡腦汁,思考我要如何讓人們開始去注意,或是有著新觀點呢?

Milton Glaser,美國最具代表性的平面設計師之一,曾說過:

某些在表現手法或形式上看似很有創意的東西,看起來製作很容易,但我想提醒人們的是,創造力是一個動詞,非常耗時傷神的動詞。這是一個你要在大腦中基於自己過去所學所見尋找汲取組合成新的創意,並將這想法想辦法能夠以這現實世界的媒材具象化。這是一個非常煎熬漫長的過程。這是一個專業工作!

但在台灣,逛一圈夜市,琳琅滿目的抄襲品,逛逛對岸的淘寶

我在想...我的天哪,為何不知不覺,我們華人就是認為這造型看起來容易,抄襲完全沒有罪惡感呢

在Jonah Lehrer的書中”Imagine”

創意如何運作,他分享Glaser在他的工作室中用三個簡短的詞彙提醒這個。

在他們前門上方寫上”Art is work”

Glaser創造了【I❤YY】標誌。在大學時期我第一次看想說這設計真簡單,只需花一點時間玩不同的字體類型就可以了。

然而,Nathaniel Hawthorne(一位國外藝評家)曾經說過,一些與所有形式的藝術有關的寫作:“易讀是很難寫的。”這就是Glaser的情況。

雖然這著名的標誌看起來很簡單,但需要數週的時間才能完成。Glaser首先創造了一個不同的標誌並放著,通常情況下,他會把它就是放在那裡,每天看著,無法停止思考的思考它。

再過一個週,是Glaser依舊痴迷地想著這個標誌,直到有一天,在高峰時段困在車陣中的計程車裡,他終於看到了它…打字機字體中間有一顆紅色的大心臟。

以上這些過程,我們看到一位設計師是如何投入心血設計出【I❤YY】標誌。

但是我們能說他只是在玩,亂搞,玩的挺開心的,最後冒出【I❤YY】…“世界上最廣泛且最容易被模仿的藝術作品”

上帝賜給我們最珍貴的寶物就是思考的能力;通過我們的大腦思考:藝術是一個非常認真腦力工作。

我出生在一個傳統到不行或是么壽的客家家族,我小時候愛畫畫,甚至看過幾本故事書講著達文西、梵谷、畢卡索,我也想著我長大可以靠藝術謀生嗎?然而長大後,在期間過程,不過是我自己還是我看著其他人,這個社會是不允許我們追逐夢想的,所有個人夢想都會被貼上標籤為白日夢,並非真正職業生涯。

正因為大家無法追逐夢想,我們屈就現實,往往你不得不厭惡你的職業生涯,每個人可能都曾討厭自己的工作。有人說,這叫做【長大】…因此我有點刻意保有過去幼稚的我,相信在讀我文章字裡行間偶爾能發現。

每次一開始有創作的機會,我很開心且興奮,透過作品我可以記錄我的生活、思維,甚至傳遞好理念給大家。然而社會一就給予標籤:亂玩、胡搞、不務正業、浪費時間

然而我喜歡做啥不重要,而且沒妨礙他人,我也勞動很長的時間,我每張3D圖,從建模、畫貼圖、上骨架都可以花3–12小時時間。我工作的沒那些做在辦公室的努力,或許我想我其實工作比其他人更勤勞。

這時我想我也某種不可取代性出來,台灣在懶人包風氣下,什麼都尋求最快速解決方案,但是有些東西是無法快的,快速產生出來的東西光是用眼睛看就能感覺到庸俗或是沒有誠意。這個差別就在於:

我們無法透過簡單的諮詢,詢問訣竅就能複製一個專業設計師、畫家、藝術家他們所產生的,因為他們背後投入多少時間,想想有多少晚上他們是挑燈繼續的。

現在在網路SOHO版上,大家都認為繪圖很容易,我曾經在一個社團認識一位女孩,她專門幫人話肖像畫,那位女孩畫實在很好,但是她卻只能夫妻一對1500元收取費用,甚至還會被對方夫妻嫌太貴,甚至脾氣不好罵說阿不就是動動色鉛筆畫畫還好意思收那麼貴!

若在場各位覺得畫畫很簡單,請就近拿起手邊任何一支筆,鉛筆、原子筆都行,開始畫,強迫自己畫上8分鐘,你就能知道我們差距在哪了。繪畫藝術是一門非常的專業。然而社會大眾又給予我們這類可以長時間投入在一幅畫的人,執著、鑽牛角尖、盲目的傻瓜一樣。

因此我想對於也同樣也在做任何形式創作的人,不要為自己有創造力感到內疚

老實說有陣子我曾經很痛恨為何我腦袋總是有東西,害我會很想找方式做出來,為何我會想創作?我為什麼不像一般人可以整天盯著手機划著划著,說不訂這樣我就能更好融入台灣社會了。

但後來我寫了一個程式,就只在我自己電腦,完全完整記錄我幾點幾分打開甚麼應用程式、打開甚麼網頁、透過視訊鏡頭判斷我的目光在哪,因此我才知道我沒有再浪費虛度人生,我投入的時間和熱情遠超過太多人,漸漸給予我足夠的信心。

藝術是一份工作。而且我們都在試圖找尋溫和方式,影響社會讓大家能夠意識到些甚麼,曾想過在國外我做的東西待遇和大眾對我的態度遠超過這裡。但這裡是我家鄉,我也熱愛這裡,我希望更好才留在台灣

在台灣也有一位試圖讓大家能喚醒,以行動藝術做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藝術家-湯皇珍,當年就覺得非常荒謬,各行各業都有工會,為何藝術家公會還得掛在其他工會下面?於是大量的請願爭取,終於在台灣也成立了藝術家公會。

同時她也向政府請願,透過各種遊行、說服在我們華人文化根本不重視藝術的政府,將華山文創基地打造起來,至少有個藝術的搖籃。我在拜訪湯皇珍老師家中,看著當年這些爭取建造規劃華山文創基地的資料好大一箱,湯老師也已經60多歲了,我看見的是一位真正藝術家是如何推動一個國家社會往前。

也勉勵各位在台灣設計師與藝術創作者,

所以,下次也許因為他人閒言閒語或是又在FB直接PO賺多少錢的時候,別對你的創造力感到羞恥,而開始想找份所謂正當工作時,可以把想法轉一下,那些在臉書上貼賺了一堆錢的人,請問對推動台灣社會有多少貢獻?一個收入都不穩定的藝術家卻造就了華山文創特區、成立了藝術家公會。這兩者誰才是真正能讓大家過更好的人。

我們這群藝術家、設計師們都做的綽綽有餘,因為我們才是改變世界往對的方向前進的動能。

One thought on “藝術並非胡搞,它是一個職業”

發表迴響